首页

舔脚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5 15:27:56 作者:中老边境磨整村: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 浏览量:99032

  中新网云南西双版纳5月24日电 题:中老边境磨整村: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磨憨不仅是中老边境的重要节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这里传承,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近日,巴基斯坦博主宋雅丽、西班牙留学生叶悠莉相约来到中老边境磨憨镇磨整村,共同体验在这里世代流传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和瑶族刺绣。

  磨憨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公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之一。绿树环绕中的磨整村,如同镶嵌在中老边境上的一颗翡翠,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现代化蜕变,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边陲画卷。

宋雅丽(左)和叶悠莉(右)体验傣族慢轮制陶。视频截图

  刚一来到磨整村,宋雅丽和叶悠莉的目光便被牢牢吸引。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寨门在村口矗立,村中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傣家小楼错落有致。

  “自2021年云南启动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以来,磨整村的变化可大了。”村民周清香热情地向宋雅丽和叶悠莉介绍,曾经的磨整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杂乱。如今,村寨干净整洁,处处有绿化,一幅幅充满民族风情的墙绘引人注目。

  周清香说,磨整村的美丽蜕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她也抓住时机,利用自家的泰陶工坊推出傣族慢轮制陶体验服务,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西双版纳这一传统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已有四千多年历史,饱含着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快轮制陶不同,傣族陶匠以手拨动木质陶轮,依靠纯手工塑形使陶器呈现出质朴自然的风格。

  “我正在学习直播,希望能通过直播让创新的傣陶制品发往全国各地。”周清香说。

  离开傣陶工坊,宋雅丽和叶悠莉前往磨整村的一家瑶族服饰店,店铺内各式各样的瑶族服饰琳琅满目。“这些衣服上的瑶族刺绣针法细腻、图案独特。”宋雅丽不禁感叹。

  服饰店的主人赵改玲介绍,瑶族刺绣历史悠久,承载着瑶族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随着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条件好起来,我们瑶族服饰在保留古老图案的基础上,用料、颜色搭配等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赵改玲说。

宋雅丽(左)和叶悠莉(中)试穿瑶族服饰。视频截图

  宋雅丽和叶悠莉忍不住将两套瑶族服饰试穿上身,异国风情与瑶族文化相得益彰。“传统和现代共存,自然和人文交织,这正是磨憨的魅力所在。”宋雅丽说。

  叶悠莉则认为,在磨整村,各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也得到交融创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创建了美美与共的和谐家园。

  宋雅丽和叶悠莉在磨整村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是“边城故事多”——海外体验官直拍云南省边境幸福村系列视频中的故事之一。该系列视频由中国新闻网、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5月19日起,视频在中国新闻网、缅甸金凤凰报网、M Time缅甸视窗、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老挝万象时报网、斯里兰卡Daily News、巴基斯坦外交视野等平台上线,每天一集,连续展播6天。(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英国“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做客“南开大学外国专家大讲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先后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回信等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实践要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书记此次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围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提出殷切期望,既是对全国新闻教育战线师生的极大鼓舞和勉励,更对培养新时代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激励全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媒体工作者牢记使命嘱托,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一伙恐怖分子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发动恐袭 中方予以强烈谴责

在自由滑比赛中,中国组合的跳跃质量与世界顶尖选手存在较大差距,最终以自由滑106.17分、总成绩165.67分获得第16名。赛后两人均表示,接下来将会好好总结、进一步磨合,未来还需要脚踏实地。

北京7月2日电 就台湾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近期相关言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2日答记者问时强调,陆委会有关言论再次暴露出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不断进行挑衅对抗的本质。

王毅会见乌克兰外长,这五个细节很不寻常

该场馆投入使用后,将保证训练人员全年不受外部气象条件影响,随时开展低风险、低成本、高效能的模拟救援训练,培养专业化救援人才队伍,助力现代应急力量建设。

第三届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在南宁举行

“西方的很多水晶肖像刻得是很不错的。然后我就在它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除了五官很立体的雕刻以外,像雕塑一样。我们后来发明了一个叫做点刻,是中国传统的技巧,就靠点线组合起来一个很美的像照片一样的肖像。”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馆长、台州玻雕非遗传承人吴刚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